“我对雪山有种执念。”
这话其实之前说过大西北游玩的心情说说简短一句话,还被写在大西北游玩的心情说说简短一句话了玩咖日历上。
执念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你深爱着一个姑娘大西北游玩的心情说说简短一句话,别人问你为什么,你回答说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一样,爱雪山,也不需要理由。
因为这种执念,在去年的九月,我踏上了第一座雪山的征程--四姑娘山鹰鸽嘴峰。而在那之前,所有也是唯一的准备热身,是东南亚最美火山林贾尼。
上天并没有眷顾我。冲顶日的午夜开始逛风暴雪。顶着风雪走了几个小时后,考虑到多重因素,队友和我在距顶峰只有50米的地方决定下撤。
第二次回到雪山的怀抱是四姑娘三峰。彼时已经有了高海拔徒步和攀冰的经历,体能也大大提高,加上一群给力的队友,登顶的几率可以说很大。
可上天依然没有眷顾我们。冲顶当日大本营天气晴好,谁知过了横切突然刮起狂风。向导说这么大的风到了垭口是站不住的,碎石坡路段两边山上落石也很是危险。总之,不能再上了。
就这样,最初两次的尝试攀登,都失败了。
那玛峰其实去年就在计划了。初级技术型雪山,蜀山之王贡嘎卫峰。光是这两个名号就让我向往不已。
我也曾在两次冲顶失败后开玩笑地说过,下一座那玛峰,如果登顶了,那我第一座雪山就是那玛,这个逼可以装一辈子了大西北游玩的心情说说简短一句话;如果没登顶,这辈子就不再爬山了。
可是上天啊,好像给我开了个玩笑。出发前两天打开mountain weather forecast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在山上的几天全程下雪,冲顶日暴雪。。。难道又要重蹈前两次的覆辙?
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失败的心理准备。但或许上天也是于心不忍的吧,在带走了晴天的同时,给我们留了扇冲顶日无风的窗口。
【一】队友介绍
义元王又称一块钱,黑练小王子
攀岩6c男神,几乎天天泡在岩馆,立志要上5.12
平常爬梯负重路跑越野也没少练
非常hardcore且专治不服
不过比起这些,更出名的是特别热心地每次攀岩都带不同的妹子
高海拔经历尼泊尔ABC徒步
yanni 雅尼又称小喻、妮儿
不知何时曾经稚嫩的少年练出了背夫体质
于是长距离重装开始毫无压力
因爱背西瓜一举成名
入坑早,属于户外老司机
虽养膘千日,用膘之时能小宇宙爆发而拉爆所有人
高海拔经历乞力马扎罗,攀登尼泊尔ABC、EBC、巴基斯坦K2大本营徒步
启越除了骚并没有什么别称
yanni的好基友,同样入坑早,也是户外老司机
出生在我国大西北著名的徒步线路鳌太边缘
还是个宝宝的时候就天天走鳌太秒杀其大西北游玩的心情说说简短一句话他户外爱好者
充分证明了出身的重要性
高海拔经历乞力马扎罗,攀登尼泊尔ABC、EBC徒步
聊天小帮手又称小扳手、夏山贝拉豹
入的坑比赚的钱多,上山下海跑马打铁无所不作
钟情雪山而放弃了其他,但一上雪线却怂的要死
下山奇慢,曾被正在发烧的队友拉爆,故得名夏山贝拉豹
高海拔经历四姑娘山,鹰鸽嘴峰、三峰攀登,印度大吉岭干城章嘉徒步
【二】领队介绍
徐老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山协作团队老大
登顶率高且从未出过事故
重点是,人特别好,特别可爱
不多赘述,详情请关注山峰户外高山探险协作队官方微信:xulaoyao5233
小牦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帅哥
迷倒了成片的少男少女好吧包括我好吧
我不会说我特意问的老幺可不可以带小牦牛来
年轻且体力好的惊人
孙队长靠谱而逗逼且经验丰富的队长
虽长了糙汉子的帅脸但是心却很细,同时烧得一手好菜
小牦牛的表哥也是好基友
两人一路都在秀恩爱,狗粮吃得饱饱的
【三】接近篇
4月7日晚到达成都。放下东西第一件事:吃。
吃到半夜三四点回到青旅洗漱睡下。早上七点就起床赶路。期间青旅的萌喵赖在屋里不走,还在我睡着了的时候从我身上踩了过去。。。
4月8日驱车前往新都桥。老幺说成都到康定的高速修路会堵车,我们从阿坝州绕路走,顺便停在日隆吃午饭。我瞬间两眼放光:日隆有我最最爱的牛肉粉啊!
于是我又双叒一次见到了亲爱的四姑娘山。天气晴好。幺妹依然那么美。
虽说也只是在这个小镇上前后住过几天而已,但回到日隆,就有种到家一样的亲切感。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饭店,熟悉的牛肉粉(果然还是吃比较重要)。
饭后继续驱车上路。由阿坝州前往甘孜州。沿路经过藏区八大神山之一、至今仍为处女峰的雅拉雪山。这一绕路,真是看到了不少好风景。心里也种下了一颗去雅拉转山的种子。
傍晚到达新都桥,汇合了直接从双桥沟赶来的小牦牛和孙队。酒店顶层有观景台,据说是拍摄贡嘎日照金山的好位置。可惜云大雾大,并不能看得到雪山。这让我再次为在山上的天气以及能否冲顶成功而担忧。
不过,作为队伍里唯一(看起来像)妹子的福利,五星级酒店的大床单人间还是很好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一晚的好眠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4月9日早上新都桥城里买好山上几天的路餐,继续上路赶往子梅村。途中经过海拔4500米的子梅垭口,是观看贡嘎、那玛的最佳观景台。可惜贡嘎主峰依旧藏在重重云雾之中迟迟不肯露面。那玛却是可以清楚的望见。
晚上食宿子梅村。一到客栈老板娘就热情的端出了热腾腾的酥油茶。两杯下肚已觉饱了大半。然后整理完第二天上山的装备,开饭!
分装备的我们
一吃饭就各种拍。所谓爬雪山,三分靠腿,七分靠吃--剩下九十分靠天气
一路上我都在问子梅的住宿是什么样的(因为我想洗澡啊!跟我爬过山的人都知道我对洗澡是真爱,而且什么样的澡都洗过:林贾尼上山前的冰水澡、印度徒步一路没有淋浴的热水桶澡、老幺家没烧好水就迫不及待洗的冷水澡)。老幺一直开玩笑说,我们住五星级大通铺。看到房间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真的是五星级大通铺。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还没关灯钻进被子,旁边的队友们,已经开始打呼的打呼,磨牙的磨牙。。。
于是这一晚是必须没有睡好的,即便是后半夜我已经开始觉得鼾声很催眠之后。
【四】大本营C1篇
4月10号,起床吃完早饭后开始徒步前往大本营。听说,我们是唯一一队登山的人。这种孤独感,我莫名的很喜欢。
我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轻装,装备全部给马驮,其他三个汉子都多多少少的重装背了自己的装备。而老幺,竟然在进山的时候就穿上了高山靴,以提前适应新鞋子。
其实轻装的最初目的是想为五月的玉龙雪山越野做准备。于是第一天往大本营的路上,我跟着小牦牛,一路聊着天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这在后来的冲顶日被老幺拿出来骂了我一路。
那玛进山路线子梅村贡嘎寺BC C1 顶峰 (图片来自8264)
子梅村到贡嘎寺的路很好走。早上八点多出发,穿过山间小径,虽有一些爬升,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到了贡嘎寺。 在贡嘎寺买了票办完进山手续,继续上路。 一段森林下坡之后,开始沿着冰川末端的碎石坡上升。
子梅到大本营路况大致如下:
海拔上升:3500m-4200m
第一天的行程虽然路途远,但还是很愉快的,还充满惊喜。比如在碎石坡休息的时候,老幺突然掏出了爆米花(爆!米!花!噢!)。还比如山上有成群的岩羊,以王的蔑视的姿态看着我们。再比如午饭的平台和一路的草地有虫草可以挖,于是画面是这样的:
都在趴着找虫草
刚挖出来的虫草想买新鲜虫草的可以找老幺噢
一路说说笑笑,下午三点左右到达大本营。大本营在一片平缓的草地上,旁边有溪水做水源。搭起帐篷开始拍各种装逼照。
大合照从左到右依次为小牦牛、孙队长、小帮手、yanni、启越、义元、老幺
这时的贡嘎主峰虽然露出了大半,但峰顶依然躲在云里。之前就听说这蜀山之王贡嘎是有神灵庇护的,对着贡嘎山许愿,心诚则灵。于是我面向贡嘎,双手合十,忘掉一切杂念后,虔诚的拜了三拜,恳求神山向我们展示它的全貌。
十几分钟后,云真的散开了。天突然湛蓝。
我并不能找到一种语言来确切地形容那时的心情。是惊喜,是感激,是敬畏,还是别的什么。但我想我对雪山那种道不出理由的执念,一定有部分是因为神,因为对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力量的信仰。
想起来,曾经第一次见到玉龙雪山,看到纳西人朝拜的时候,也是忍不住流泪,忍不住要跪下来。
于是我走回刚刚的地方,再次双手合十,三拜还愿。同时,也祈祷冲顶能有好天气。
扎好营之后开始生火做饭。之前在老幺家喝的沙棘茶,因为太好喝,走之后一直惦记着。而在这个沙棘果已经凋落了的季节,老幺竟然从家里带了新鲜的沙棘,一路背上了山,在大本营煮给我们喝。也是感动得要哭。
至于在山上的伙食呢,就是火锅了。是的,你没看错。我们在山上,每 顿 都 吃 火 锅。画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样子的其实这是在C1
和这个样子的
不幸的是三位队友因为多多少少的高反,战斗力有限。我反倒是胃口大开,极力控制自己不要吃多。
山上的天气可谓是比女人的脸变得还快。前一秒还阳光普照,下一秒浓浓的雾气瞬间从四面八方侵袭上来,颇有种恐怖片的即视感。吃过饭没多久,大本营就被升起的迷雾笼罩。趁天还没黑,老幺带我们几个饭后散步,适应海拔以防睡着之后高反。
山上起了雾之后走几步就看不到帐篷了
虽然天还没黑就扎了营,但这一天并不能睡得太早。不然,半夜醒来失了眠,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于是我们决定聊天到十点才熄灯睡觉。可是后来发现从天没黑聊到夜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两位帐友九点多就开始打呼噜了。所以你们懂,剩下的两个人,这一夜又没有睡好。
第二天早上吃过火锅(是的早餐也是火锅),收拾行装向C1进发。路况基本是大块的碎石和草地为主。这天行程只有五个小时左右,爬升很大,但路程很短,所以也比较轻松。回过头,正对着念波贡嘎。
念波贡嘎
因为行程轻松也不赶时间,所以走一下子就停下来吃吃喝喝。路上还挖到了新鲜红景天根,剥掉皮之后长如下这个样子。据说可以直接嚼了吃,也能预防高反。于是尝了一口,苦!
走过碎石后坡度开始慢慢变陡。接近C1的地方,大概有四五十度的样子。但因为是草坡,即使坡度大也不难走。我说,这个坡下山的时候一定可以飞的特别爽。可没料到,下山的时候,这里已经铺上了厚厚的雪,变得很滑。
坡度40-50度的草坡
下面这张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本营到C1的路线和路况:
重点真的是地形,真的不是红圈里的人
翻上草地陡坡,C1就建在一片平坦的碎石坡上。眼前是那玛,背后是念波贡嘎。
C1的地形此处海拔4900
这时候马队和装备都还没到,于是除了上升器和ATC的技术培训,我们也是无所事事。老幺说,天气好的话,我们开辟一条新的冲顶路线,相当于爬一座未登峰,这个逼可以装一辈子了。这句话太鼓舞士气。鼓舞的我自告奋勇跟着老幺去探路。这一来既可以走高睡低适应海拔,也能对冲顶的路况有个大致了解。毕竟,半年前的我在鹰鸽嘴冲顶时就是被盖了新雪的碎石坡虐到体无完肤。
因为是下午,光线充足,四周也没有积雪,从C1出发冲顶最开始的那段碎石路显得格外好走。爬升了快100米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自信,觉得对冲顶碎石坡有概念了,于是就决定回营地参加培训和休息。老幺背负着重大使命和全队期望,继续向前探路。直到我们饭烧好了,看到老幺不紧不慢的下来,说,走到离顶峰只差一百米了。意思是,这条路可行。而且路程短,可以大大缩短冲顶时间。
我们当然开心的很,吃过饭,早早的钻进帐篷休息。
可是就像预报里说的一样,连续两天的好天气之后,冲顶日还是下了大雪。
【五】冲顶篇
凌晨一点起床的时候,帐篷已经几乎被雪盖住了。而我们还是挣扎着起床,匆匆收拾行装,简单吃过早餐,准备向顶峰进发。
不得不放弃新路线。
其实我内心是拒绝的。
因为在同样天气下冲顶鹰鸽嘴失败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那种阴影,挥之不去。
我也清楚的知道,下了新雪的碎石坡,走起来有多绝望。
可是总不能还没开始就放弃。
咬着牙顶着风,我们出发了。
碎石坡真的不是我强项。出发的时候就因为整理装备走在最后,想要追上大家,可偏偏心里越急,脚下越慌。片状的碎石,很松,踩上去走一步滑两步。而我遇到这种情形又怂的要命,每滑一次,心里的恐惧感就增多一分。
于是我走的越来越慢。前面队友们的头灯,有的已经看不见了。
幸好有老幺,一路走在我后面收尾,一路给我打气,一遍遍的教我走碎石坡的技巧。可是那时的我,也许是因为太紧张,无论如何都学不会。
那种感觉,很无助。明知道最有经验的人在教你,在帮你。可我就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后来,每踩下一步,我都要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台阶,我可以踩稳,就像台阶。
我只是在走台阶。
是台阶。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当年在鹰鸽嘴的冲顶路上,我是如何一步踩空,整个身子贴着碎石坡往下滑的。
现在同样的事情在这里的碎石坡,发生了数不清多少次。
老幺每次都能在后面拉住我。一边走,他一边教育我说,你看,叫你前两天跟小牦牛走这么快,体力都耗尽了。你看,第一天都在最后的义元和yanni,现在走在最前面。
但他还是一直鼓励我:再坚持一下,就到冰川了。
当我终于走过碎石坡,来到冰川末端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亲爱的队友们。启越说,终于又看到你了。
终于走完了碎石坡终于穿上冰爪已经懵逼了的我
后来我才体会到他说这话的心情。后来我才知道,这段路,他比我走的还绝望:前面的人遥远的追不上,后面的人遥远的等不到。这么漫长的路途里,他只有他自己。
他说,好多地方,都是跪着爬上来的。
他说,他高反了,走着走着就吐了。
而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在场。
可是有些路,注定要自己走。
冰川最末端是一段冰雪缓坡。我们一行七人结组前行。坡度不算大,雪也才没过脚踝,加上穿了冰爪,倒是比之前的碎石坡容易的多。但好景不长。才走了十几分钟的样子,坡度马上就陡起来了。这时候听到了让人振奋的消息,我们终于决定打保护点推上升器了。我像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无论如何,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固定保护。而且攀过冰,这种坡度的攀登加上上升器保护,应该不算什么。于是这段路对我最大的挑战,反倒成了如何小心迈步不踩绳。
整段路并没有走很久。上升器推到了最顶端的保护点,基本就到了山脊上漫长的雪坡。我们找了一处平缓的地方,坐下来休整吃路餐。
但我只是喝了几口热水,就出发了。
也许是因为没有补充能量,也许是因为之前的碎石坡耗尽了体力,这段坡度不超过20度但望不到尽头的雪坡,让我几近崩溃。休整过后出发没多久,就感觉体力不支,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而我们是一根绳上的一群蚂蚱,一个人停下来,全队就都要跟着停。我走在后面,休息的时候,老幺说,走吧,他们前面在等你。可我真的走不动了。我说,我把结组绳解开吧,我慢慢走。
其实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决定到底是否正确。如果没有解开绳子,后面也许我会走得快一点,不会让队友们在山顶等我那么久。但也可能,我会拖累整个队伍的进度,会害队友们消耗更多体力。
于是老幺用他的牛尾挂住我。这感觉特别像遛狗,或者牵马。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踉踉跄跄的跟着。
前面的大部队越来越远了。
有几次走到想哭。因为腿已经发软了。一直自认为体力很好,爬山慢主要是因为怂,再不然就是为了控制爆表的心跳。无论如何,原地休息一下,很快就可以恢复。可这次不一样,我休息了那么多次,一走起来,还是感觉全身的肌肉都没有力量了。
好几次站住休息的时候,我都在想,还要继续吗?
可是顶峰就在前面。如果在这里放弃,我应该不会原谅我自己吧。
老幺看着我说,你没高反,没高反你就要坚持。
我想,这段雪坡只是长,并不危险。没有危险我就要坚持。
老幺说,你跟着我的节奏慢慢走,慢,但是不要停。
我仔细观察他的脚步。步子不大,但踩的很扎实。
就要转过最后一个弯的时候,老幺的对讲机传来消息,前面已经全部登顶了。老幺回头问我,你是继续上,还是下撤?我当然是要继续的。老幺说,那要快走,他们等十分钟就要下撤了。到时候你不到顶也必须要下撤了。
事实证明后来他们等了我二十多分钟。我当时虽然对老幺的话半信半疑,但这确实对当时的我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然后不久,转过弯看到了顶峰,以及站在顶峰上的队友们。
趁我休息的时候,老幺拍了下面这张照片。这成了后来我最喜欢的一张,也变成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封面和电脑桌面,虽然照片里并没有我。
天飘着雪却蓝的透明,人儿那么小却掩饰不住胜利的骄傲和喜悦。
而我看着他们,看着眼前的路,明明近在迟尺,却好像要用尽一生的力气来走那么漫长。
其实登顶的那刻我一点都不开心。毕竟这一路,太苦了。
匆匆拍了几张合照后,大家就准备下撤了,我也终于又拴上了我的结组绳。
上山靠老幺,下山必须换个大腿抱。于是我抓住了小牦牛。
那段登顶时走了好像一辈子的雪坡,下山仿佛只用了一瞬间。而这时候天也渐渐晴了起来。
远处连绵的雪山和近在迟尺的贡嘎。这时候,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终于登顶了人生第一座雪山。感谢那玛峰接受了我。
上山因为一直在运动,虽然夜里刮着风下着雪,也完全不觉得冷。下降的时候才意识到保暖的衣服和鞋子有多么重要。在雪坡上挂着保护等着大家一个个挂上ATC,一个个下降至冰川末端,踩在雪地里不能动的那几分钟,整个身体控制不住的发抖。
因为太冷,下降坡度又不算太大,义元和yanni先后放弃了用ATC,选择了将结组绳挂在固定路绳上走下去。可下降的冰川旁边,是个大悬崖。后来yanni说,他没踩稳差点滚下去。也许我该庆幸自己咬着牙等到了最后,还是坚持选择了更安全的ATC(其实还不是因为我怂啊)。
过了冰川就又回到了我们所有人最痛恨的,碎石坡。而上山容易下山难。于是我仿佛看到上山虐过我们的碎石坡这时候用更狰狞的表情对我们露出邪恶的笑。队友们都先走,我抱住小牦牛的大腿,自信满满的陪他在最后面收装备。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好正确。因为有了小牦牛护体,我俩一路连滚带跑的走完了碎石坡。摔倒了就坐在地上抽根烟聊会天,同时看着前面的队友们,走到绝望崩溃怀疑人生。
漫长的碎石坡,一步一滑,让人绝望
摔倒望山 怀疑人生
yanni走在启越后面。启越每摔一次,他就在后面拍一张。于是有了这么条朋友圈。
启越说他下山的时候意识都模糊了。这种感觉我深有体会:当年在鹰鸽嘴下撤的时候,也是精神涣散,好像每走一步要集中全部的精力,才能把脚踩在对的地方。
下午三点多,我们终于回到了C1。
【六】出山篇
因为下了雪老幺等担心子梅垭口积雪过夜结冰出不了车我们决定当天下撤至子梅村并开车出子梅。
于是在C1收好行装并没有过多休息就匆忙下撤。
C1到BC的那段本可以一路飞下去的大草坡,盖了新雪,走一步滑一步。在摔了三次之后,我放弃了挣扎,直接一路坐滑梯一样屁降到了草坡底端。回头感叹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滑过最长最刺激的滑梯了。
之后就一路下山,走到BC,再走到贡嘎寺。因为要赶着回到镇上,上山整整两天的行程,下山我们在五个小时内就走完了。义元跟老幺打头阵,不一会儿就看不到影了。yanni启越孙队小牦牛和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有说有笑的走在一起。在大本营碰到了自主攀登的山友们,因为大雪正在大本营休整。我们热心地汇报了山顶的天气状况,还慷慨地提供出了所有的干粮。继续开心的下撤。又走了几小时,才发现路途是如此之遥远,也不再有力气说笑,一心只想着下山,回家。天色渐渐暗了,虽然备着头灯,大家还是希望天黑之前可以走完这段出山的路。
然后就在过独木桥的时候,启越从我前面走着,突然就翻下了桥掉进了河里。我大叫了一声,原地愣了一秒。我眼睁睁的看着他摔在了一块凸起的石头上,瞬间慌了神: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然而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他已经又一个跟头站了起来,说,没事儿。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也觉得算是奇迹了。
到了贡嘎寺,安排了摩托车来接我们回子梅。城里的摩托没少坐,海上的摩托也骑过。然而山上飙摩托还是第一次体验。明明是森林碎石土路,不到两米宽,一边还是陡坡,小哥竟然一路不带闸的带着我飞下了山。小哥说这条路他骑了这么多年,闭着眼也能送我安全下山。我当然是信他的,然而这一路小心脏还是没少跳。下山路变平坦之后直接开启赛车模式。后来听说yanni半路在一个大转弯处翻车了,幸好人车都毫发无伤。晚上十点多,终于回到了子梅大通铺。
吃过饭喝过茶,再开车上路的时候已经午夜了。开到子梅垭口的时候路上已结了冰。本打算开到沙德,休整住一晚,然而凌晨三点到达的时候,整个镇子的灯都熄了。因为一行人都整整一天一夜没睡觉,实在不能再赶路,我们不得已,窝在车上打了个盹儿。
早上七点醒来驱车回到日隆镇,吃过饭,告别了小牦牛和孙队,老幺送我们回成都。就这样比计划提前两天结束了行程。这趟山,也算是彻底爬完了。
回到城里像回到人间般的如释重负。然而在城里呆久了,又会想念山上的孤独,纯净和与世无争。
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样的感觉。
【七】写在最后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我相信人心底最善良,美丽,纯净的地方,也需要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才触得到。
在我们寻求人生意义和自身价值的路途上,站到山尖,也许是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也许这就是初衷。
我对雪山有种执念。这执念中有着爱慕,有着向往,有着敬畏,有着虔诚。
我希望,这执念可以带我,走一场心灵的朝圣和身体的修行。
就像启越说的,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
玩语千言是狮城玩咖公众号推出的第一批栏目分类,专门征集玩咖投稿的游记和攻略,包括但不限于旅行、徒步、爬山、攀岩、滑雪、潜水等等户外活动。
一趟旅行,除了美景、美食与美妙的体验,倘若还可以留给自己一篇图文并茂、保存着记忆中温度的游记,何乐而不为,更何况你分享的资讯、经验与建议,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人少走弯路,丰富旅途中的精彩见闻,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哈。
分享是美德,狮城玩咖公众号欢迎大家的游记和攻略投稿。投稿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直接联系玩咖君(微信:guozibaer)。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