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版社
第二天清晨艾肯泉恶魔之眼值得去吗,艾肯泉恶魔之眼值得去吗他为儿子早早地准备好早餐,西装革履,开着车,出现在领事馆大门前。大门外,早已排起了长长的等待签证的队伍,所有的眼睛都像盼望上帝一样,盼望着艾肯泉恶魔之眼值得去吗他的出现……
就在这一天,何凤山自己掏腰包,在城市公园旁边的约翰街22号公寓,租下一套较小的房间,它就是我所寻找的约翰街22号公寓——一间通往诺亚方舟的签证处——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
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搬进了约翰街22号公寓。
中国领事馆为犹太人继续办理签证的消息,在犹太人中间悄悄地疯传开来。于是,大批犹太人扑向约翰街22号中国领事馆。
何凤山博士就像上帝派来的使者,全力拯救着被纳粹迫害得走投无路的犹太人……
中国签证,成了承载犹太人的生命之舟。
1940 年5月,就在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丹麦、挪威之后,又开始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时,受到记过处分的何凤山博士,接到了调离维也纳的命令。
临走前一天,他在总领事的位置上,为前来办理签证的犹太难民,办理了最后一批签证。他告诉前来办签证的犹太人:“请转告艾肯泉恶魔之眼值得去吗你们的同胞,请不要再来办理签证了。我被调走了,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也暂时关闭了。”
在场的犹太人,眼含泪水,纷纷上前拥抱他,一再向他表示感谢。
临走这天,何凤山开车带着儿子,最后一次走在音乐之都的大街上……
此刻,就在他们父子乘车的马路旁,多少双眼睛躲在破碎的玻璃窗后面,眼含泪水,留恋地目送着他们,不敢出来为他送行,只能躲在窗子里,默默地向他告别,向他致敬,向他诉说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激之情。
犹太人知道,上帝派来的使者走了。再也不会有人像何博士那样,不顾一切地救助他们,为他们签发大批的“生命签证”了。他们不知去哪里,还能找到“生命签证”的途径——活命的希望?
在1938年11月9日爆发“水晶之夜”之后,中国几乎是唯一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国家,而上海则是犹太难民居住人数最多的城市。至1939年9月,上海所接纳的犹太人就达1.8万人。
这段时间,正是何凤山博士在维也纳任总领事。
何凤山博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奥籍的犹太人,大都想离开奥国前往美国,然而,美国容纳移民的数量有限,而且条件苛刻。所以,大多人来中国领事馆签证,前往上海,实则心存观望,仍然是等待美国或英国的签证机会。”
因此,许多拿到中国签证的犹太人,从上海转道赴菲律宾、巴勒斯坦、古巴等其他国家。
据古巴有关书籍记载,二战中,有4000多名维也纳的犹太人,拿着中国上海的签证逃到了巴勒斯坦。
著名的犹太人救助活动家理查·斯登伯格称:在1939年,至少有400名犹太难民使用到中国上海的签证途经瑞士,前往巴勒斯坦。
据讲,在哈尔滨、昆明等许多大城市,都有犹太人落脚谋生。仅哈尔滨就有2万多名犹太人,大多是从苏联那边逃过来的。哈尔滨曾被逃亡者称为“逃亡者的天堂”。最多时,逃亡到哈尔滨的外国人高达十几万。
1940年5月,何凤山博士离开了维也纳,随着他的离去,有关为犹太人签证一事引起的是是非非,也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之后,何凤山博士应邀去美国工作一段时间,1941年应召回国,到重庆参加抗日,任外交部情报司司长。后来,他赴中国驻埃及使馆工作。再后来,受台湾当局指派,赴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国出任“大使”。
1973年,从事外交生涯40年、72岁高龄的何凤山博士,退休了,定居美国旧金山。
退休后,何凤山先生在家里挥毫泼墨,著书立说,出版了《外交生涯四十年》,享受天伦之乐,而且,从不提及救助犹太人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退休后,他多次回到阔别多年的中国,看到祖国发生的巨变,看到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位目睹了旧中国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民不聊生的老人,不由得发出由衷的感叹:“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终于结束了被外寇欺凌的历史!”
每次回到故乡,他都徜徉在昔日的校园里,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恋恋不舍,不愿离去。故乡,是他的生命之根。无论走多远,他的生命之根,都深深地扎在故乡的泥土里。
1997年9月28日,这位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敢向人类罪恶宣战的中华民族之精英,在美国悄然离世,享年96岁。(明日关注:载入史册)
生命之舟(4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